湛江市WTO/TBT-SPS通报预警服务平台
市场肉菜有了身份证
时间:2018-08-02
作者:

  日前,市民在霞山区海头市场、新村市场、海景市场、新时代综合市场买菜时会发现,不少肉菜摊位启用新型秤——智能追溯零售秤,付款后会打印一张小票,小票上有系统自动生成的追溯码,即“身份证”。市民可通过追溯码或二维码直接查询所购肉菜的产地、经销商、质量检测情况等信息,确保消费安全。

  据市商务局副局长彭国坚介绍,为加快推进肉菜追溯体系建设,我市于去年10月起在霞山区开展肉菜追溯体系试点。

  什么是肉菜追溯体系?

  肉菜追溯体系是指以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为基础,运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对肉菜流通各环节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的电子化,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信息化流通管理体系。

  猪肉、蔬菜是市民日常生活的必需食材,其食品安全与广大消费者息息相关。给肉菜加上一道食品安全“锁链”,建立“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究”的肉菜追溯体系,也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一项民生工程。

  据了解,2010年,商务部率先在上海、杭州等10个重要地市开展第一批肉菜追溯体系建设试点,至2017年,共试点了5批58个城市,肉菜追溯体系日趋成熟。2016年8月,广东省商务厅出台《广东省商务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商务秩字〔2016〕4号),并在全省21个地级市全面推开,同步开展建设。根据分工,商务部门负责开展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

  我市高度重视,2017年3月,市商务局出台了《湛江市商务局关于印发湛江市加快推进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湛商务〔2017〕59号),并成立了肉菜追溯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市政府牵总头,市商务局全面统筹建设。明确各相关部门建设职责分工,按照“整体布局、分步实施、阶段推进”的总体工作思路建设,并确定霞山区作为试点区,选择1家屠宰场、1家蔬菜批发市场、4家农贸市场、2家大中型连锁超市、1家产销对接企业和1家团体消费等10个流通节点。具体分别为湛江市霞山肉类联合加工有限公司、湛江兴隆贸易有限公司兴隆蔬菜批发市场、海头市场、新村市场、海景市场、新时代综合市场、湛江市霞山昌大昌超级购物广场有限公司(海滨店)、湛江市霞山昌大昌超级购物广场有限公司(明润店)、湛江市科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湛江市霞山区接待办公室开展试点,建设以屠宰场、蔬菜批发市场为肉和菜源头,消费者为终端的肉菜追溯体系。

  先在霞山区开展10个试点

  去年10月中旬,市商务局陆续对10个流通节点进行进场建设,到12月中旬基本完成了肉菜追溯子系统以及各流通节点基础软硬件等建设,并向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中型连锁超市发放批发智能追溯秤、零售智能追溯秤。目前,已经安装213台零售智能追溯秤,22台批发智能追溯秤和一套轨道智能追溯秤。

  彭国坚介绍,肉菜追溯体系一旦建立,肉类蔬菜从此便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市民买的每一斤肉、菜都能追溯到产地。在肉菜追溯体系建成投入使用后,屠宰场、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主体将需要进行进场登记等管理,肉菜零售商到屠宰场、批发市场采购猪肉和蔬菜需凭“肉菜追溯服务卡”进行追溯,在入场登记环节就根据蔬菜的产地、经销商等信息由系统自动生成唯一追溯码,即“身份证”。广大消费者可通过购物小票上的追溯码或二维码直接查询所购肉菜的产地、经销商、质量检测情况等信息。

  肉菜追溯体系建设是一项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重要民心工程,市商务局局长杨文光说:“2017-2018年先行在霞山区开展10个试点,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向赤坎区、开发区、坡头区、麻章区等中心城区推广覆盖。2020年实现湛江市城区全覆盖。”务必按照时间节点加快肉菜追溯体系建设,切实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追溯体系的良好运行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积极配合,但市民对肉菜追溯体系的认识度和参与度也是系统良好运行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