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者”计划(Top Runner Program)是世界上最为成功的节能标准标识制度之一。其法律根据为节能法中的有关产品设备的实施措施,制定制造商等生产的节能型产品的标准值。由于1997年日本政府签订了防止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1998年开始大幅度地修订节能法,并采用了“领跑者”计划。该计划致力于不断改进最新产品的能源转换和性能标准。为了防止运输部门和居民能源消耗量的不断增加,在产品设备的生产阶段,采用“领跑者”标准可以提高产品的能效水平。“领跑者”计划采用的“领跑者”标准与最低能效标准(MEPS或EER)有所不同,是将目前市场上的最高能效水平设定为产品的能效目标值,当目标年到达时新的目标能效值又将被重新设定。制造商被赋予一定的灵活性,低于目标能效值的产品仍可在市场上销售。“领跑者”计划涉及的产品主要以住宅、商业和运输方面持续增长的能源消耗为对象,着力于提高机器和设备的能效。
日本各领域设备的节能标准主要依据“领跑者”(Top Runner)标准,下面的自愿性节能标签和强制性零售商电器节能标签就是在“领跑者”标准的基础上建立的。“领跑者”标准主要由产品范围(区分)、目标年度、目标基准值、测量/测定方法、基准值达成率的判定方法和标识六部分组成。产品范围和类型根据产品耗能情况、使用量情况、相关检测标准和检测能力等因素来确定。目标年度则在充分考虑能源消耗和能效水平社会需求度、产品开发周期、设施设备投资建设周期和未来高效节能技术开发前景的基础上确定,不同类型产品目标年度可不同,一般设定为4~8年。目标基准或限定值根据目前最高能效值和能效水平提升潜力,由产品分类来确定,可以是数值也可以是一个非数值的计算公式。测量或测定方法主要依据JIS标准。
由于“领跑者”计划的成效显著,它也在不断地扩大符合“领跑者”标准的产品范围、更新产品基准值达成率和目标年度、检讨产品设备的测定方法、以及加强能源消耗量大的业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领跑者”标准是自愿性的,但如果制造商和进口商的产品与“领跑者”标准差距太大,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将会采取措施进行干涉,包括审查和提供改进建议。对METI的建议,制造商必须遵照执行,否则将受到警告、公告、命令、甚至罚款等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