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WTO/TBT-SPS通报预警服务平台
欧盟发现近二成消费品化性违规 我国产品占比最高
时间:2018-04-10
作者:
  
  近日,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发表了一份报告,内容是有关执法论坛 (Enforcement Forum)的第四届协同执法计划 (REF-4)。该计划目的是提高各界对《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 (REACH法规 )附件 XVII化学品限制清单的关注,以及识别违规的经济营运商,并采取执法行动。
  执法发现玩具、首饰等消费产品含高水平受限制化学品
  在 2016年, 29个国家参与了产品分析检查,对混合物或物品中受限制物质的含量进行测试。检查的产品包括纺织品、玩具、首饰、塑胶物料、胶水、喷漆、硬釺料及儿童护理物品。
  违规平均比例高达 18%
  参与国家共进行了 5,625项产品检查,涉及 17种物质、 1,009个混合物和 4,599个物品。经检查的产品中,有 82%符合 REACH法规的限制;违规的平均比例为 18%。
  考虑到 REACH法规限制使用的化学品对健康或环境会带来严重风险,报告认为 18%是一个偏高的违规比例。
  违规比例最高的化学物质,涉及玩具所含的邻苯二甲酸盐、二手产品所含的石棉纤维,以及首饰所含的重金属。此外,在皮革物品也发现高水平的四价铬。
  这些化学物质有多可怕?
  2017 年欧盟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通报涉及的化学物质列入前三的分别是邻苯二甲酸酯、重金属、多环芳香烃。
  邻苯二甲酸酯,是 “内分泌干扰素 ”的一类塑化剂,应用广泛,研究表明可引起儿童性早熟或生殖危害。
  重金属,如铅、镉、铬、镍、汞、锌、硼等都是高危害有毒有害物质,一旦超标在体内蓄积,造成的危害是不可逆的,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含量会逐渐增加,危害也更大。
  多环芳香烃( PAHs),当超过一定水平时会诱发特殊癌症,甚至会损害人类生育能力或胎儿。
  违规产品我国占比最高
  对违规产品进行来源地的分析,发现最高比例是从中国内地进口的产品,占违规产品的 17%;来自欧盟 /欧洲经济区区内的产品占 10%。另外,有 39%的违规产品无法确定其来源地。
  附:
  REACH 法规,通俗来讲,就是欧盟建立的化学品监管体系,通过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禁限规定以保障产品安全及人类健康。
  附件 XVII化学品限制清单,包括 CMR 1&2(第 1、 2类致癌、致诱变、致生殖毒性物质)、 PBT(持久性、生物累积性、毒性物质)、 vPvB(高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物质)和其他对人体或环境产生不可逆影响的物质,如内分泌干扰物质等
  来源: WTO检验检疫信息网